陈曦:韶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陈曦:韶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新近成立的韶关市茶产业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已开始在韶关市委会议中心茶竹专班办公室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笔者就韶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茶竹专班办公室采访了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韶关市茶产业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副组长、茶竹专班办公室主任陈曦。陈曦认为,韶关茶产业延续千年,精品众多,近几年呈现恢复增长良好势头,韶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南方日报、南方+:韶关茶产业延续千年,长盛兴旺。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曲江罗坑茶、仁化白毛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众多韶关茶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屡获金奖。但外界觉得,韶关茶产业有被周边兄弟市如清远、河源超越的迹象。在各地万马奔腾、奋勇向前的新时代,韶关如何高质量发展茶产业?

陈曦:韶关茶历史悠久,在唐朝开元年间,岭南名列全国八大茶产区,韶州是岭南四个产茶基地之一,曲江茶为全国48种贡茶之一。唐代陆羽《茶经》、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和清代光绪、宣统年间的《曲江志》《韶州府志》等,对韶关种茶、制茶均有记载。明朝中后期,风行全国的广东大叶青茶就产自韶州,仁化县红山镇黄岭嶂的“云雾白毫”茶是清代嘉庆年间的贡品。

新中国成立后,韶关茶叶种植发展较快,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茶园面积达8万亩左右。后来由于多种因素,全市茶园面积不断萎缩。最近几年,全市茶园面积有所提升。2023年全市茶产业面积9.4万亩,同比增加1.01万亩,产量0.63万吨,综合产值超10亿元。

韶关市乳源洛阳镇生机盎然的茶叶生产基地。

我市茶产业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茶园基础较差,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模式落后,产业规模较小,产量产值不高;产业科技能力不足,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较弱;茶产业链条不完整,三产融合不紧密,等等。

为重振我市茶产业,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做优做强“韶关白茶”。加大“韶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带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充分利用节假日黄金时节,在韶关高速公路、高速出口、高速服务区、国道、韶关丹霞机场、高铁站和各大景区、主要旅游路线等重点位置,对“韶关白茶”进行全方位宣传,不断提升“韶关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二是开展茶产业资源普查。对韶关市种茶土地资源、种质资源、茶叶种植面积、制茶、茶叶销售、茶品牌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开展全面普查,彻底理清茶产业发展现状,摸清产业优势和不足。

三是重点抓好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推进我市茶产业集约化、现代化进程。重点支持产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茶叶种植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设茶博园、示范基地、抚育基地、集散基地,打造韶关白茶地标性基地,吸引外地茶企前来韶关投资,示范带动本地茶企扩大种植、生产规模,助力我市茶产业扩大面积、提升品质。

四是开展产业培训。邀请茶产业政府顾问等专家学者,对县(市、区)、镇村干部、茶叶生产和销售人员开展提高认知水平培训,对种茶、制茶、茶文化等从业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2月25日—3月1日,我们举办了茶产业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训学员100多人。今后,我们还将有计划地、更多地开展类似培训活动。

南方日报、南方+:为推进韶关市茶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韶关有哪些具体措施?

陈曦:我们制定了《韶关市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2024年)》。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稳步增加到10万亩,茶叶产业营业额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新增2个年营业额超5000万元的较大型的现代化茶叶企业,茶科技水平和茶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茶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韶关茶品牌、茶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雪花岩杏仁香茶园。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从七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优化生产区域布局。打造北部蔚岭山白毛茶产业带4万亩,主要种植当家品种白毛茶系列,重点在仁化、乐昌、乳源等地布局。依托南华寺、云门寺等禅宗文化,打造中西部有机禅茶产业带3万亩,主要推广适制特色红茶、白茶,重点在乳源、曲江等地布局。打造东南部生态优质茶产业带3万亩,以引进适种的茶叶品种为主,重点在新丰、翁源、始兴、南雄等地布局。全市计划3年新增3万亩茶园。

二是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加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茶树品种优选优育,支持各茶区建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建设丹霞1号韶关白毛茶优质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加大力度推广乐昌、仁化白毛茶优质良种,积极引进适宜种植加工的抗性强、产量高、质量优及少量“新、奇、特”的茶树新品种;充分利用残次林、低产林、荒山及坡度在25度以下坡地新建宜机种、机修、机采的机械化程度高的茶园,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茶园管理智能化和采摘机械化水平;稳步推进老茶园改造,配套建设田间道路、蓄排设施、电力设备等,建设一批高标准茶树种植生产基地;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茶园土壤治理,在各茶区选择一批茶企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肥和茶叶专用肥、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的生态茶园。引导茶园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广东生态茶园评比。

三是提升茶叶加工水平。鼓励茶叶加工企业升级技术,支持茶企同业整合,打造若干个竞争力强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加强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力争每个茶区打造1个以上高产能、高标准的洁净化、连续化、智能化初精茶叶加工厂,提升1个以上竞争力强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加强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改善茶叶仓储保鲜设施条件,提高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茶叶企业新建或改造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提高加工品质和生产效率。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茶叶精深加工茶制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和茶产业附加值。

四是打造“韶关茶”品牌。整合现有品牌,制定准入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韶关茶,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韶关茶叶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提升并积极申报使用“韶关茶”区域公用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管理运营模式,每年由韶关茶叶行业协会组织各有关茶企以“韶关茶”的名义参加农业、茶叶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大力宣传“韶关茶”区域公用品牌,让“韶关茶”走向全国各地,不断提高知名度。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韶关茶”专场推介,尽快让“韶关茶”家喻户晓。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有机、绿色茶园和产品认证,创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茶企找准产品定位,优化包装设计,丰富品牌内涵,加大营销推介,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每年通过举办名茶品鉴大赛、茶艺大赛、茶叶制作大赛等茶文化活动,推动茶品牌建设。

五是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引导各茶企与大型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专卖店、物流配送中心对接,拓展线下销售渠道。结合实施“互联网+”“12221市场体系”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新型线上销售体系,推动营销渠道网络化。在华南农批中心打造茶叶一条街,发展直供销售、会员定制、门店体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进消费模式转变。

六是强化科技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和新品种选育与培育。促进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集中攻克生态茶园建设与绿色防控、高效栽培、品质识别、自然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广茶园管护、茶树修剪、高效植保、机械采摘、精深加工等先进装备,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发挥韶关茶叶研究院等机构作用,加强茶产业推广技术人才培养,举办茶加工职业技能大赛,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七是推动茶文旅融合。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力争每个茶区打造1个以上茶旅精品线路、精品生态园区。深入挖掘禅茶文化和丝路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扶持企业建设茶叶文化设施,讲好茶文化故事,展示韶关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景点、茶文化生态旅游带和茶叶专业示范村镇。

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雪花岩杏仁香茶园。

图片南方日报、南方+:韶关茶传承千年,历久弥新。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乳源瑶山茶制作技艺、曲江罗坑红茶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请问韶关在新时代如何让茶文化发扬光大?

陈曦:一是积极引导各地茶叶种植园,走农旅结合的发展路线,鼓励其在种植茶叶之际,引入观光农业概念,完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打造农业观光旅游点,丰富韶茶文化传承。

二是在各类展会和推介会上,将我市的茶叶产品作为我市重要手信产品进行展销,并通过现场泡茶试喝,让游客市民亲自感受韶关茶香。将小包装茶叶产品制成韶关文旅手信产品,在推介会中派送给客商和参展者。

三是组织开展与我市茶叶有关的活动,邀请县委书记县长、网红达人带货,将韶关的猴采红、雪花岩、丹霞岩红等茶叶品牌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韶关茶。举行达人采风、自驾游等活动,将我市优美的茶园风光推荐给游客。

四是将韶关茶叶品牌纳入我市文旅宣传推介画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市民游客展示韶关茶文化元素。指导我市茶企在生产包装等方面做文章,形成我市特色旅游产品。

来源:南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